刷牙是大家每天都要做的動作,但你知道,你每天使用的牙刷有多髒嗎?研究顯示,每支牙刷上平均有多達千萬個細菌,其中包含了大腸桿菌和黃金葡萄球菌,甚至比馬桶細菌多了好幾十倍,這也太嚇人了!
這麼多的細菌出現在牙刷上是正常的嗎?其實人體的嘴巴裡本來就有許多細菌,常聽到的牙菌斑就是口內細菌的集合體,牙刷上有細菌也是很正常的,但假若不做好牙刷清潔,這些細菌會在牙刷上增生甚至發霉,一旦你的口腔內有破洞,或者黏膜有細微傷口,這些細菌便會隨著傷口進入,可能造成牙周病、蛀牙、甚至提高心臟病、中風等機率。
到底哪些舉動會造成牙刷細菌的暴增呢?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項吧?

放在浴室裡
許多人喜歡將牙刷擺在洗手台上,這就是將牙刷當做溫床在培養細菌,浴室一向高溫潮濕,是細菌最喜歡的環境,而洗手台又時常會噴濺到水珠,牙刷就更不容易乾了。
另外,美國研究甚至在牙刷裡發現糞便中的大腸桿菌,一般人浴室裡的馬桶都離洗手台近,當你在沖馬桶時,細菌和糞便微粒便會飄散到空中,附著在牙刷上。
與他人的牙刷接觸
有些人收納牙刷時,習慣與同住家人的放在一起,這會增加牙刷接觸的機會,不但刷毛不易乾,也會增加細菌傳遞的途徑,假使有人生病感冒,就更容易造成傳染。想想自己牙刷的細菌就夠多了,如果再沾染上別人牙刷上的細菌,豈不是更噁心?
沖洗不乾淨
早上趕著上班上課,刷完牙隨便沖沖就收起來,應該是不少人的寫照,只是用水簡單沖洗,不僅無法將細菌清洗乾淨,甚至較大的菜渣碎屑都可能還卡在刷毛中,成為細菌的大餐。
不常更換牙刷
牙刷使用得越久,上頭殘留的牙刷細菌就越多,許多人沒有換牙刷的習慣,甚至刷毛開花、根部已卡了厚厚的污垢還捨不得換,這樣不但牙刷清潔力變弱,還可能影響口腔健康,至於牙刷多久要換一次呢?
建議頻率為3到4個月,另外,假如你刷牙時常流血、或有邊刷牙邊咬牙刷的習慣,就要更換得越勤。

如何保養牙刷:
保持乾燥
如同前文提到的,細菌最喜歡的便是高溫潮濕的環境,建議牙刷不要放在廁所內,改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,讓細菌無法增生。假如你還是習慣放在浴室裡,那便要多注意讓牙刷保持乾燥,用完後甩掉水滴,再用毛巾或衛生紙將水份吸乾。
熱水殺菌
比起單純只用清水沖洗,使用熱水清洗牙刷的殺菌力更強,不過由於牙刷多為尼龍塑膠製品,要特別注意熱水的溫度,免得因為過熱而溶出有害物質。
紫外線殺菌
紫外光也可以達到牙刷消毒殺菌的效果,你可以在陽光強烈的中午,將牙刷拿到窗邊曬太陽,利用天然的紫外線來進行消毒,但要注意關好門窗,以免灰塵和馬路上的髒空氣附著。
或者你也可以使用由YOME優米生活所代理進口與提供一年保固在地售後服務的【SOTHING UV殺菌牙刷架組】蓋裝的設計,可以更方便的減少粉塵和馬桶沖水時的飄浮物附著;內置的風扇,能快速吹乾牙刷上的水氣,以免細菌滋長;UVC紫外光能有效殺死牙刷上99%的細菌;獨立的牙刷架,讓你與家人的牙刷有自己專屬的位子,減少接觸的機會;雙電池的電力,使用時間長達30天,讓你輕鬆遠離細菌威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