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有一種冷,叫媽媽/爸爸/阿嬤/阿公覺得冷。」想必家長小時候應該也有遇過相同情況,自己不覺得冷,但長輩總會叮嚀要多穿一件衣服。然而當自己成為爸媽這個角色之後,有時也忍不住覺得寶寶穿太少了會著涼,尤其是在氣溫降溫時,總會擔心寶寶只穿包屁衣或蝴蝶衣等等,可能會冷、會著涼,於是趕緊為寶寶添加衣物,裡三層、外三層將人裹成一顆球,反而導致寶寶流汗,結果風一吹就感冒了,誤以為是沒穿暖於是套了更多件衣服,造成惡性循環!
寶寶的體溫通常比大人來得高,其實冬天穿衣服只需要把握幾個原則,例如洋蔥式穿法、大人衣服件數等於小孩衣服件數等等,適時注意寶寶的狀況有沒有流汗或是發抖,就能讓寶寶保持在暖和但不悶熱的狀態!還有一點,不管天氣有多冷,寶寶衣物的透氣也是很重要的,所以嬰兒冬天保暖的穿法絕不是一直加衣服喔!
0歲~1歲的嬰兒冬天怎麼穿
全球氣候漸漸暖化,熱的時候更熱、冷的時候更冷,台灣屬於副熱帶氣候,由於又是海島,南部與北部、平地與山區的溫差頗大,而且台灣比較少裝暖氣,濕冷的冬季常常讓人恨不得裹棉被,若是遇到霸王寒流來襲,連御飯糰住的冷藏櫃都比人們室內溫暖,種種因素,造成冬天穿衣服特別麻煩,尤其是0歲~1歲的嬰幼兒冬天怎麼穿衣服才會保暖又不悶熱呢?
其實0歲~1歲的寶寶最適合「冷可多穿、熱可脫掉」的洋蔥式穿法!
主要是因為嬰幼兒調節體內外溫差的功能尚未成熟,因此對冷與熱的認知更為明顯,另外,寶寶的體溫通常比大人高,因此不需要幫寶寶添加過多衣物。
把握一個簡單的原則:「大人穿多少件衣服,小孩就穿多少件衣服件」,依照這樣穿搭的原則加上所處環境,機動性地增減衣量,寶寶身體就能維持在舒服的溫度,爸媽也不用擔心孩子太冷或太熱。
寶寶冬天穿著時的重點
寶寶的穿著主要依照所處環境是在室內或是戶外來搭配,最基本的包屁衣再搭上其他衣物,把握洋蔥式穿法加上配件如帽子、襪子、手套、包巾等等彈性使用,再也不用煩惱寶寶的秋冬穿著!
室內
冬天在家中會穿得比較多,甚至有家長在寒流來襲時會開暖氣或冷氣,試圖維持舒爽的溫度,此時衣服以棉質包屁衣、內搭衣、兔子裝等連身衣為主,搭配包巾或是小毯子即可,不用特地像裹棉被一樣拚命添加衣物。外出
冬日外出的時候,除了棉質包屁衣加外套以外,可以考慮再加上帽子、襪子或手套,這些保暖配件可彈性使用,可以調節體溫,有效防止感冒。但如果是加上小圍巾或小圍脖的話,要留心是否遮住了口鼻,避免造成呼吸困難。
另外,有一點很重要,家長要特別注意,那就是寶寶穿得暖和但也要保持透氣,千萬不要像包粽子一樣,在外裹衣服、在家裹棉被,包得太緊太熱不代表沒問題,過度保暖卻不透氣,整個悶在衣服裡反而會造成寶寶更不舒服!

外出活動時該如何幫寶寶保暖
出門在外,除了包巾、揹帶、抱著孩子以外,嬰兒車更是家長的得力幫手,寶寶有時累了就會直接睡在嬰兒車裡,由於椅墊通常有海綿,也要注意透氣度更要注意。這時候也能使用推車專用的防水防風罩、保暖罩或是推車睡袋等等,擋風同時也能保暖,但要留心通風,推車內的空氣必須流通!不過每一款推車的尺寸不同,所以選購保暖罩或防風罩的話,建議試用以免尺寸不符。
有時候外出不想推嬰兒車,輕裝上陣又能安撫寶寶的利器自然就是包巾了!純棉或天然竹炭纖維製成的包巾,保暖性佳且讓寶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,同時也能讓爸媽騰出手來提東西,有的甚至能加上兜帽,保護寶寶的頭部不被冷風直吹,但使用包巾時也要注意不要遮到寶寶的口鼻,避免呼吸困難,同時手腳也要注意確實包入包巾內,不要留在外面吹風。